如今,在数字化浪潮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数量不断攀升,侵权行为的判定却充满了争议和挑战。尤其是“实质性相似+接触+排除合理解释”这一关键规则,其准确应用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特点
计算机软件有其独特之处。它由源程序和目标程序组成,在软件著作权保护领域,通常著作权人不会对外公布源程序。正因这一特性,即便他人采取反编译等手段,也很难获得与权利软件源程序完全相同的内容。这一点与一般著作权在侵权判定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计算机软件的复杂性使得仅凭表面现象来判断侵权是不准确的,需要借助一套深入的规则体系来进行界定。以许多常见的办公软件为例,它们的源程序编写既复杂又保密。
这种特性导致在判断侵权行为时,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程序往往容易引起误解。目标程序仅仅是软件展示出的一个片段,并不能全面反映源程序的内容。而实际上,源程序才是构成著作权核心的部分。
接触证据在认定中的重要性
一旦确凿证据显示被告实际接触过原告的软件源代码,情况往往会有所不同。首先,证明软件实质性相似的要求会降低;其次,举证责任可能会发生转移。观察现实中的案例,若能证明被告有机会接触到原创软件的源代码,即便软件间的相似性在细节上不完全一致,也会增加被告涉嫌侵权的可能性。
比如,有一家小型的软件企业研发了一款产品,其功能特性与大企业早已推出的软件高度雷同。经过调查发现,小公司的员工曾有机会接触到那家大企业的软件源代码。即便小公司声称自己产品存在一些差异,也难以消除人们对其侵犯版权的疑虑。
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依据
如果软件源代码表现出实质性相似,并且被告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那么侵权行为可以被认定成立。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比较被告提交的游戏软件源代码,发现其与原告涉案软件源代码在实质上相似,那么可以依据经验法则推断存在接触。此外,根据现实案例,若某些软件存在相同的缺陷性特征,而被告又不能给出合理的理由拒绝提供源程序或目标程序,那么应当认定软件在实质上相似。
有些案例显示,如果两款软件在名称、文件名、目录设置以及错误提示等方面完全一致,且被告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就可以认定它们实质上相似,并涉嫌侵权。
最高法院案例启示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借鉴。以北京信诺瑞得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与北京智恒网安科技有限公司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源代码的比对并非侵权与否的必经步骤。接触和实质性相似才是判断侵权的核心标准。因此,在处理后续类似案件时,其他证据也可能成为认定侵权的依据。
制定这一标准,可以提升对侵权行为的判断速度,同时确保判断结果的准确性不受影响。此外,它还能更合理地分配司法资源。同时,也为受害者提供了在举证过程中更多的指导方向。
举证责任的转移情况
若权利人能证明被指控侵权的软件与权利软件在自主命名、设计缺陷、冗余设计等方面存在相同特有信息,则初步举证责任得以履行。随后,举证责任转移至被诉侵权方,他们必须提供证据证明未侵犯他人权利。以旅游预订软件著作权案为例,若权利人指出被诉侵权软件存在与自身软件相同的设计缺陷,并证明存在部分相同特有信息,而被告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未侵权,则可能面临败诉。
举证责任转移的做法,实现了著作权双方权益的平衡。它既确保了权利人的权益不受侵犯,又避免了报案者滥用起诉权,干扰软件开发者的正常创新工作。
合理解释的抗辩效力
在“接触+实质性相似”这一核心规则指导下,排除合理解释只是作为辅助性的判断依据。被指控侵权的当事人可以通过提出“合理解释”或者声称软件的获取途径属于“合理来源”来进行抗辩,以证明其未构成侵权。比如,若某公司开发的软件与另一款现存的软件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该公司能够提供从合法第三方购买代码并加以修改以形成该软件的证据,便足以避免被认定为侵权。
存在这样的抗辩规则,主要是为了保护软件领域的积极创新,防止因过度保护著作权而阻碍创新的发展。
你觉得现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的侵权判定标准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也请大家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