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众多用户选择了苹果的iOS系统。但关于这个系统中的所谓“苹果税”,许多人却并不了解其背后的价格差异问题。我们在享受各种数字服务的同时,或许正不知不觉地支付了额外的费用。
苹果税的运作模式
苹果对AppStore中的应用数字服务收入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这被称为苹果税。比如游戏内充值或购买视频网站会员,只要是在iOS系统上,资金流经苹果时都会被扣除一部分,剩余的才会交给开发者。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不明显的收费环节。据悉,苹果规定抽取30%的费用。这一规定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对众多开发者和用户产生了影响。对开发者来说,这减少了他们的收入;对用户而言,可能增加了消费成本。
许多开发者对此感到无奈,他们不得不遵循这一规则。这是iOS数字服务生态中至关重要的运作方式。为了利用苹果庞大的用户群体,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iOS和安卓的价格对比
数据显示,同一服务在iOS和安卓系统上的收费常常不一致。以地震预警应用为例,iOS用户需支付10元才能启用预警功能,而安卓用户则可免费使用。B站推出的包月充电服务,在高档位时iOS的价格也比安卓要高。此外,七猫、番茄小说的会员费用,iOS平台同样更高。在统计的50个付费项目中,有19项在安卓平台提供更多折扣,占比高达38%。这一比例反映出iOS用户可能经常遇到更高的消费压力。
案例中的差价体现
不少流行应用存在价格差异。比如荔枝FM,安卓系统上一元可购得十枚虚拟币,而在iOS系统上,一元只能买到七枚,相差达三成。番茄ToDo的季卡,安卓版售价9.9元,iOS版却高达12元。再看网易云的黑胶VIP,iOS版年费108元,而安卓版仅需88元。这些明显的例子都在告诉用户,iOS平台上类似服务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虽然这些差额不算太大,但累积起来,iOS用户长期来看无疑会多花不少钱。
开发者与苹果的对抗
很多开发者想减少用户支出,尝试突破苹果的限制。比如,Epic公司为玩家提供了两种支付方式:AppStore支付和自行支付,后者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游戏道具。国内的游戏公司米哈游在米游社推荐用户通过官网付费,这直接导致了App被下架。抖音的国际版TikTok也在尝试引导用户在官网购买金币,以减轻苹果税的影响,但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些开发者的抗争举措,大多数都遭到了苹果的强硬反击。在国内,开发者尝试获取第三方下载和支付许可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无形中的高消费
iOS用户常常不自觉中支付了更高的费用。多数人并未注意到两个平台间的价格区别,购买服务时多按惯例行事。即便明了iOS费用更高,许多用户仍因设备及使用习惯而选择继续支付iOS的费用。对于那些长期使用iOS设备且频繁购买如会员、虚拟币等数字服务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支付的价格差额相当大。
iOS用户并未获得足够的额外利益来抵消价格差异。若转而使用安卓设备,用户可能遇到数据迁移和系统适应等问题,导致不少用户只能忍受这之间的价格差距。
用户的选择权
目前看,这种局面似乎难以扭转。iOS用户面对这种情况,是选择默默忍受,还是寻求其他办法?比如寻找其他应用的免费版或是功能相近的其他App。这些选择都需要用户自己权衡利弊。你对此有何看法?若是你,你会因为苹果的收费政策导致的费用差异而考虑转用其他平台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请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知晓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