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然来袭,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生鲜零售业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影响。生鲜电商的订单量激增,超市的送货上门服务也迎来了显著的增长。这看似是值得庆祝的好事,然而,其中隐藏的矛盾现象实则揭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疫情下生鲜电商崛起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指出疫情具有人传人特性,随即引发了公众的恐慌。恐慌情绪迅速扩散,人们纷纷开始储备生活必需品。生鲜电商和超市的生鲜销售业务因此迎来了订单量的激增。例如,物美的果蔬库存量增至平日里的三到五倍。在这段时间里,众多生鲜电商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有的甚至实现了盈利,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同时,这也使得长期处于困境中的超市在吸引新顾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流量获取成本持续上升,疫情期间,超市与生鲜电商平台成功吸引了众多新顾客,不再仅限于周边的老客户。这为他们提供了业务扩张的良机,同时也是业务转型升级的起点,有助于改善之前的经营状况。
超市到家业务的增长
永辉超市是个很好的例子。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其线上销售业绩达到了20.9亿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增长了2.3倍。对于正在转型的永辉超市来说,这样的成绩相当可观。不少超市都意识到了线上销售蔬菜的潜力,纷纷加大了对这一业务的投入。这些业务不仅得到了原有超市顾客的支持,还吸引了那些习惯在菜市场购买蔬菜的消费者。由于疫情期间,许多农贸市场的摊位关闭,活禽交易也被禁止,导致很多顾客转而去了超市购物。
股价下跌背后的隐忧
永辉超市在家业务方面成绩斐然,但4月29日股价却意外下跌6.07%。这反映出市场对它的未来仍保持警惕。自2016年生鲜电商倒闭潮以来,投资者在投资时变得更加谨慎。尽管生鲜零售业表面上看很兴旺,但盈利能否持续等众多问题让投资者不敢轻易冒险。
疫情虽为生鲜业务带来了可观的客流量和销售成绩,然而,这种状况能否持续,新用户的留存情况如何,这些都尚未可知。习惯的力量不容小觑,疫情过后,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是否会恢复到疫情前,这一点很难预料。
获客成本和用户粘性
疫情期间虽然吸引顾客变得简单,但如何以低廉成本持续吸引顾客成为一大难题。生鲜电商和超市需深思,若疫情结束,是否还能以较低成本吸引顾客。此外,新增用户是否能够频繁购买蔬菜也存在疑问。疫情结束后,许多顾客可能不再依赖线上买菜或超市送货上门服务。这些不确定因素对生鲜零售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超市与菜市场的竞争
疫情虽然给超市生鲜销售带来了不少机遇,但中国人购买生鲜的首选仍是传统农贸市场,其市场占比高达73%。疫情结束后,当人们重新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超市能否从农贸市场那里夺回更多市场份额?超市的优势在于环境相对干净、购物便捷,但农贸市场的新鲜度、选择性以及价格灵活性同样不容小觑。这两者之间的竞争充满了不确定性。
生鲜零售的未来走向
生鲜电商行业不断有企业倒闭,然而,新的创业公司、超市以及电商巨头也在不断出现。竞争异常激烈,未来形势也不太清晰。疫情只是推动了一些变化的一个特殊原因,病毒消失后,生鲜零售市场仍将面临众多挑战。面对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和资本的谨慎态度,生鲜零售的未来方向需要从业者持续探索。
疫情结束后,生鲜零售领域哪种经营模式将占据领先地位?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