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应用软件缺乏针对性的无障碍设计,导致视障用户的使用感受不佳。有时候,一个功能键在屏幕阅读软件中仅仅被称作“按钮”。然而,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他们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QQ无障碍探索开端
自2009年始,腾讯QQ便开始关注视障人士的需求。手机版QQ已具备3000多项无障碍功能,每年帮助亿万用户。当时QQ空间的技术负责人黄希彤亲身感受了这股无障碍的潮流。身为程序员,他坚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并希望将产品推广给每个人。随后,公司邀请了视障程序员来分享经验,大家对此都感到非常震撼。
团队成员开始意识到要重视视障群体,这为产品未来的无障碍改进奠定了基础。他们开始明白,产品应该服务于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早期读屏版实践反思
“读屏版QQ农场”在早期颇受视障用户喜爱,但黄希彤觉得这并非真正的无障碍设计,甚至可能是一种错误。该产品缺少系统性和稳定性,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视障人士的需求。
早期尝试揭示了我们对无障碍功能理解的不够,同时也推动我们在后续研究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无障碍。
操作场景的彻底改造
为了适应QQ中的特定环境,该团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优化升级。首先,他们决定舍弃原有的系统键盘,转而使用定制的键盘以实现无障碍操作。他们明白,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手机型号在无障碍读屏功能上各有特点,细节差异明显。
这次改造让人们认识到,唯有对产品进行细致且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有效提升视障人士的使用感受。
无障碍提升的现状问题
许多应用的无障碍功能提升不尽如人意,主要来自视障用户的反馈。工程师对此进行修改,但这往往导致问题解决延迟,且显示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将视障用户的需求视为“特殊需求”或“额外福利”,所谓的“专属版本”很可能就此搁置。
这种现状反映出企业对无障碍功能缺乏系统认识和长期规划。
信息无障碍小众困境
信息无障碍建设虽在进步,但总体上仍属少数人的观念。众多企业对此缺乏认识。并非企业缺乏人性,实则是因为它们对这一点缺乏了解。在我国,多数互联网产品在问世之初并未纳入无障碍设计的考量。
这种状况大大限制了信息无障碍的推广,使得视障人士在获取信息上依旧遭遇诸多挑战。
多方参与的未来展望
为确保产品无障碍性得到全面保障,我们首先需统一团队的理解。例如,腾讯推出的“玩转故宫”小程序就主动考虑了无障碍功能的实施。天美工作室在制作游戏时,也得到了深圳盲人协会的支持,修正了不少原本自以为是的设定。
这揭示了要想在信息无障碍发展上实现真正突破,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企业的高度关注,以及形成强大的合力。
大家对企业在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有何看法?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