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最近发布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这份名单的公布对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下面,我们将深入分析国有企业所遭遇的困难以及接下来工作的关键点。
名单发布情况
3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国资小新”微信号发布了名单。这份名单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被选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的数量更为庞大,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名列其中。名单的公布,意味着国资国企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又向前迈进了一个重要阶段。
当前国企差距
会议强调,当前正处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旺盛期,国有企业在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时,显现出较大差距。在盈利效率上,不少国企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上,进展略显缓慢。此外,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不足,这限制了国有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发挥。
提高政治站位
国有企业和国企必须深刻理解自己的责任,不断提升政治觉悟。企业应当把创造价值的行动作为核心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要真正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这要求所有国企员工拥有更坚定的信念和更重的责任担当,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出色的表现。
突出效益效率
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关注几个核心指标,比如员工劳动生产率、净资产回报率、经济增值率等。通过这些关键指标的提升,我们可以有目标地实施提升质量、增强效益和稳定增长的工作。比如,可以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力成本,改善生产流程,这样就能提升劳动生产率,全面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突出创新驱动
国企在创新领域需充分利用自身特长,成为创新的核心力量。首先,需增强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推动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提升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应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构建容错机制,接纳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赋予科技工作者更大的自主权,激励他们勇于探索新的科研方向,确保科技工作者能够全情投入科研事业。
服务国家大局
国有企业在战略层面需主动承担关键角色,与地区核心战略及协调发展策略相衔接。在涉及国家安全和民生经济的关键产业,应加强自身主导地位。同时,增强对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并投身“一带一路”倡议。比如,在基础工程和能源供给等领域,为国家的进步提供稳固的支撑,彰显国企的责任感。
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国企在增强科技创新实力上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分享你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给文章点个赞,并转发给更多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