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在信息时代占据优势,于是争相给孩子报名参加少儿编程课程,少儿编程因此变得非常流行。这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吗?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番。
家长热情追捧
去年九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项调查,涉及2007名受访者。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人,即54.4%,觉得孩子应该参加专门的少儿编程课程。比如,邱俊鑫的妈妈就表示,孩子在学校上过编程课后觉得很有趣,于是她便为孩子报了校外培训班。许多家长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学习编程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升学。
在孩子的培养方面,家长们普遍希望给予他们最优质的教育。面对少儿编程这一新兴领域,许多人都不想让孩子错过成长的机会,因此纷纷报名参加。他们深信,掌握更多技能能为孩子的未来增添保障,让他们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孩子热衷参训
邱俊鑫在校外学习编程后,已能独立开发小程序。他怀揣着梦想,希望未来能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从事编程工作,成为一名专业人才。不少孩子与他有同感,对编程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和成就感。编程让他们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运用想象力编写程序,体验科技的神奇,对科技探索产生了极大兴趣。这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知识,还锻炼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机构热度变化
许洋,成都市某培训机构教师,指出少儿编程课程过去鲜少有人关注,属于少数人的兴趣所在。然而,自去年起,这种课程却意外地变得非常热门。社会对编程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及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使得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编程学习,进而推动了培训机构的热度。面对社会的变迁和教育改革,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培训机构的火爆,也从侧面映射出社会对人才能力的新需求。这表明,大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提升。
学校积极响应
不少中小学校已经在校内设立了编程兴趣小组,旨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科学知识。刘勇老师表示,学校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目标有所差异,学校侧重于普及科技知识。在孩子的培养上,学校更看重全面素质的提升。编程社团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编程,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校为孩子营造了多样化的学习氛围。
师资现状堪忧
编程课程尚在起步阶段,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培训机构请来软件行业的程序员授课,导致“会编程的不懂教学,懂教学的不懂编程”的困境。这种情况对教学成效和孩子的学习感受产生了负面影响。教师专业性不足,孩子接受的知识质量会大减,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果。家长们为孩子挑选编程课时也会感到十分困扰,不知如何挑选出适合孩子的课程。
专家合理建议
周世杰院长,电子科技大学的院长,他提出,家长们应当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仅仅为了升学加分而让孩子学习。针对低龄儿童,教育应当以兴趣为引导,进行分层次的教学。编程教育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解和接受能力各异,因此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家长们应当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思考,避免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
家长们,在挑选少儿编程课程时,您最关心的是什么?觉得这篇文章有用,不妨点个赞,也请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