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随着研发团队向敏捷模式转变,组织管理者面临着一个挑战:如何恰当地安排测试人员或质量工程师的任务。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团队的工作效率,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以下,我将基于个人经验,对这个关键议题进行详细分析。
多样的团队经历
我曾担任敏捷团队的测试员,在大小不一的团队里都有过工作经验。既有充满创新精神的小型初创企业,也有拥有四十余位工程师的成熟团队。在这些团队里,我见识了不同环境的特色。我遇到过一些优秀的经理,他们非常看重团队的整体质量,对待测试人员如同对待其他成员一般,给予重视。然而,并非所有团队都处于如此理想的状态。
在我们团队里,应用软件的风险较大,测试工作繁重,因此测试人员的人数常常超过开发人员。这种情况表明,针对不同特性的产品,我们在人员安排上需要特别注意。然而,许多人并未认识到将质量融入产品的重要性,这给测试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传统工作模式的问题
在不少敏捷团队中,程序员反复将代码提交给同一团队的测试员。这种做法存在不足。测试员成了代码审查的最后一环,而非项目初期便加入其中,这使得他们难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此外,这种做法还可能让开发员对质量把控的责任感减弱,因为他们觉得测试员会解决所有问题。这种工作分配方式不利于团队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我曾目睹测试人员加入一个或两个跨部门交付团队,却并非直接向“质量工程总监”汇报。即便有幸遇到认同团队质量方法的经理,开发经理有时仍会做出对质量不利的决定。例如,在回归测试环节,若处理不当,便可能拖慢整个项目的进度,损害其质量。
团队协作的好处
团队遇到测试人员短缺的问题,我们实施了几个有效策略。例如,在仅有十几个质量工程师和四十个交付团队的情况下,无法为每个团队配备测试人员。于是,我们举办了探索性测试会议,让所有团队的程序员学习测试技巧。此举不仅提升了程序员的能力,还减轻了测试人员的压力。
“质量团队”负责统筹整个项目的质量规划。即便所有成员都加入了交付团队,他们仍能从全局视角掌控质量走向,保证每个项目都能达到既定的质量要求。这样,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更加顺畅,进而提升了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
组织架构的差异
组织结构的不同对测试人员的工作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某一架构下,测试人员属于跨职能团队,他们与其他团队成员一样,向同一开发经理汇报。然而,有些开发经理并不关心团队如何构建质量,这导致测试人员在推动质量方法实施时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测试人员的工作常受到限制,难以充分施展其才能。
若存在一位或几位总监级别或大型组织中的经理级别“质量实践型领导”,情形便会截然不同。他们能够为团队安排合适的培训,教会团队成员如何全面实施团队的质量管理方法。遇到难题时,他们还能与开发部门的负责人和管理层携手,协助团队回归正轨。
全员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投身于质量构建过程极为关键。测试和质量专家,作为交付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能协助其他成员掌握测试技巧。一旦整个交付团队携手努力提升质量,产品品质将显著提高。由于每个人都对质量负责,他们在每个工作环节都会更加细致,这有助于降低潜在问题的发生。
在组织内部,若能配备与最高开发主管同级别的质量专家,有助于提升质量和测试的曝光度。这些专家能够与不同角色的领导者携手合作,推动团队持续优化质量操作。这样,整个组织对质量的关注度将逐步增强,为产品的成功构建坚实基础。
个人工作的理想状态
对我来说,加入一个全情投入的交付团队,并获得一位处于领导层的测试及质量专家的助力,这真是一种理想的工作状态。在这样的团队里,我能充分运用我的专业技能,为提升产品质量出力。而且,有了领导的帮助,我在遇到难题时能迅速获得援助和指引,让我的工作更加顺畅。
在敏捷变革期间,妥善安排测试人员职责、强化全体成员的质量观念、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这些对提高团队品质与效能至关重要。期望各团队都能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策略。请问你所在的团队是如何分配测试人员职责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同时,请点赞并转发本文,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