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数字化浪潮中,网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我国首宗针对跑分平台协助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案例,给我们提了个醒。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此案中涉及的众多细节。
跑分平台兴起
春节期间,微信跑分这一新鲜事物突然兴起,迅速走红,传言能日赚千元。实际上,这并非微信独有,支付宝用户同样可以参与。简单点说,就是利用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宝帮他人走账刷量,之后平台会向用户支付相应报酬。
这种所谓的“赚钱方法”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承诺的回报相当丰厚。通常能提供1.2%到1.5%的收益,若每天有10万元资金流转,就能赚取1000元,这听起来相当吸引人,因此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违法本质暴露
卡神团队指出,微信的跑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洗钱手段,这种行为属于严重的非法活动。一旦“上家”出现问题,那些参与跑分并使用微信号代收款项的人,也将被视作同犯,面临刑事处罚。目前微信实行实名制,即便跑分者获得了收益,警方在调查时微信平台也会协助提供相关信息。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只是简单的走账,不算什么。然而,这种做法已越过了法律的红线。若追究责任,将承受严重后果,同时还会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麻烦。
参与风险重重
加入跑分平台,用户首先得面对押金的风险。这些平台一般都会要求用户缴纳押金,最少得充200元,有的甚至要上千。由于网络环境复杂,很难判断平台的可靠性,一旦交了钱,有可能就再也追不回,这样就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腾讯等支付平台对于异常的大额资金流动不会置之不理。这种行为会导致微信账户内资金频繁变动,官方能够迅速发现,进而可能对微信号实施冻结。即便微信号最终可以解封,但这个过程相当繁琐,也会对日常使用造成不便。
法律风险凸显
跑分活动是黑灰产业链中的一环,其法律隐患不容小觑。警方调查揭露,这些跑分平台涉嫌协助境外赌博网站进行资金接收、流转和清洗,参与者的行为已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些跑分平台招募会员的方式如同网络传销,推荐人可从中获利,诱惑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被快速致富的幻想迷惑,却未曾察觉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触犯法律。
警方深挖真相
自2019年起,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些网络兼职项目通过微信、支付宝的收款二维码进行跑分,存在疑点。经过专案组的深入调查,他们揭露了一个利用跑分平台协助信息网络犯罪的犯罪团伙。
该犯罪团伙建立了从赌客到平台会员,再到跑分平台和境外赌博网站的完整资金流通链条,以此手段躲避警方的打击。警方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必须对众多线索进行细致的整理与解读。
案件引发警示
警方现场调查并统计结果显示,“赚呗”这款跑分APP拥有2150多名兼职用户,其中超过1400人属于“90后”或“00后”。这一数据说明,许多年轻人在跑分平台的诱惑下,不幸陷入了违法犯罪的困境。
使用收款码从事“跑分”工作,本质上是在协助赌场等非法团伙洗钱。大家应当引以为戒,遇到类似情况要立刻向警方报告。你周围有人参与过这样的跑分活动吗?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跑分平台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