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r预览版本发布
今年三月,Wear的预览版发布了。然而,当时市面上还没有搭载Wear的设备,开发者们只能通过模拟器来感受。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大家都在虚拟世界里探索Wear的特色和功能。虽然只是模拟,但这也让开发者们对Wear有了初步的了解。
连接实现模式
在预览版中,手机上的Wear应用能与手表上的Wear系统实现连接。开发者可利用此方法在穿戴设备上创建应用,实现设备连接及数据读写。而且,SDK已内置Play SDK,无需额外下载,这大大降低了开发者的学习门槛。
连接链路方式
Play服务主要依靠蓝牙实现连接。所以,不论是手机还是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都需开启蓝牙并完成配对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用户连接这些设备时,一般都要按照这些步骤操作,以确保数据传输通道能够顺利建立。
// 发送一条消息,同步获得一个 PendingResult,里面存放有后续会添加的发送结果 PendingResult pending = Wearable.MessageApi.sendMessage( mGoogleApiClient, // 需要提前构建 API Client node, // 用 Node API 来要获取到的目标设备 “wandoujia/hello”, // 需要发送的指令 null); // 如果需要校验结果,可以阻塞的同步等待结果 MessageApi.SendMessageResult result = pending.await(); if (!result.getStatus().isSuccess()) { …… } …… // 也可以异步的等待回调(和上面片段二选一) pending.setResultCallback(new Result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sult(final SendMessageResult result) { if(result.getStatus().isSuccess()) { …… } } });
UI库设计理念
// 注册回调函数(仅示例,需要妥善注册和注销) Wearable.MessageApi.addListener(mGoogleApiClient, new MessageApi.Message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MessageReceived(MessageEvent messageEvent) { // 收到回调,判定消息类型,进行处理 if (“wandoujia/hello”.equals(messageEvent.getPath()) { …… } } });
用户只需看一眼设备上的屏幕,便能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为此,UI库特别设计了适配可穿戴设备交互特性的组件和视图。此外,它还推出了可扩展且支持垂直滚动的卡片界面,这种界面已逐渐成为手表显示信息的主要形式。众多开发者在进行界面设计时,可以轻松借鉴并运用这些设计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者应对策略
Wear认为,通知栏里的信息非常关键。所以,开发者若想在Wear上改进通知栏,大多数应用都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但若想占据入口,提供复杂交互或定制化功能,就必须专门为Wear开发,并使用Play服务的API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TV应用开发要点
<activity android:name="CallTaxiActivity">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 "com.google.android.gms.actions.RESERVE_TAXI_RESERVATION" /> </intent-filter> </activity>
对开发者而言,开发适合电视的应用与制作普通应用差异不大。借助TV内置的控件库,应用在电视上运行变得简单。而且,TV解决方案致力于融合不同数据源的内容。L推出的新版本,让应用能从更多内容源头获取信息,使得用户在电视上能体验到更一致的内容获取感受。
翻到这儿,你可能会想,Wear和TV应用开发,哪边遇到的难题更突出?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记得点个赞,也转发一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