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难题
呈贡区人民医院已搭建了若干信息系统,但其中缺少了叫号服务。在计划添加叫号服务时,我们遇到了难题,因为不同厂商提供的叫号系统在软硬件上差异很大。光硬件部分,就有单片机、多媒体控制盒等多种选择,这给系统的整合和功能的扩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医院在患者挂号、就诊等环节中因现状而难以有序安排,导致患者候诊时秩序混乱,医生的工作效率也因此降低,迫切需要一套独立且统一的叫号系统。
设计原则
叫号平台系统遵循独立设计理念。该系统自主运作,非其他信息系统下级组件,它以独立设备身份执行语音叫号功能。只要数据满足协议要求,音视频输出便由叫号平台系统负责完成。
这种设计确保了叫号平台系统不会受到其他信息系统的干扰和限制。即便其他系统出现故障或进行升级,叫号功能也能照常运作。这样一来,医院的就诊秩序就能得到有效保障。
流程设计
系统流程始于从叫号中心服务器获取数据。数据被分析后,会传送给相应的区域叫号控制机,或者对队列数据库进行操作。区域叫号控制机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解析,并将音视频信号输出至显示终端,以此实现语音叫号功能。
这样的流程安排,使得数据接收、分析、处理到叫号这一系列操作变得高效,从而保证了患者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获得叫号通知。
系统模块
系统由五个关键部分组成。其中,叫号中心服务器作为数据传输的接口,既服务于其他信息系统,也作为区域叫号控制机的客户端,承担着数据转接与管理的重任。区域叫号控制机运行着显示和语音输出的控制程序,每个控制机都有独立的端口号,以便准确接收数据。
HDMI传输模块负责将叫号区域控制机的音视频信号传送到显示终端。传输过程中,会根据显示终端与叫号区域控制机的距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模式和设备。队列管理模块由分诊护士台程序和诊室呼叫程序构成,它能够实现即使没有分诊功能或技术支持缺失,也能进行分诊。显示终端是叫号信息和语音的最终展示平台,直接服务于患者。
传输方式
由于HDMI线缆价格较高,并且不同候诊区对显示终端数量的需求各异,因此我们设计了四种基础的HDMI传输模式。这些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能有效满足各种场景的具体需求。
医院在选择传输方式时,需考虑成本、传输距离和稳定性等各方面的利弊。依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组合这些方式,才能实现最佳的叫号显示效果。
通信模式
通信实行的是基于TCP协议的非阻塞式通信方式。这种方式将TCP协议的复杂性隐藏在接口之后,利用IP地址和端口号在计算机间进行数据交换。考虑到叫号数据量不大、连接时间较短,这种通信模式非常适合叫号系统的使用需求。
经过与信息系统供应商的商议,我们更改了原有的呼叫流程,改为按照既定协议将数据发送至平台程序。该程序依次处理这些数据,从而实现了语音呼叫功能。这一改动使得对其他信息系统的干扰降至最低。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感觉在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中,确保叫号系统的自主性是否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