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领域,选择一款恰当的建模工具十分关键。各类软件各具特色,但也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几款流行的建筑建模软件。
Revit的特征与问题
Revit这款软件在建筑业领域功能开发投入较高,并且是唯一一款深度本土化的BIM建模软件,便于我国工程师熟练使用。然而,它的开发者并非PTC公司的核心成员,因此并未掌握PRO/E的核心技术。开发过程与软件项目相近,缺乏科学的系统架构规划,也未实施迭代开发模式。因此,采纳现代软件技术存在一定难度。关键部分依旧沿用二十年前技术,比如在多核CPU已普及十年的今天,该系统依然主要依赖单线程进行计算。
Revit设计局限性
Revit面临众多挑战,难以全面融入设计阶段。其技术理念侧重于计算机辅助的三维绘图。它未能充分适应设计流程,对设计师的创意支持不够,面对复杂的建筑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Revit在设计领域难以充分发挥其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的潜力。
CATIA的辉煌成就
上世纪末,CATIA V5软件基于组件化理念进行了重构,实现了从工作站到个人电脑的迁移。该产品线功能强大且全面,涵盖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制造以及产品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提供了PLM领域的大部分技术支持。它拥有坚实的底层架构,组件化和模块化程度高,便于后续的开发工作。
CATIA在建筑业短板
CATIA是一款通用的制造业建模软件,它并未按照建筑行业的规范来组织数据,缺少相应的建筑应用组件以及人机交互界面。因此,这款软件学习难度大,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价格昂贵,人工成本也高。在建筑行业中,它主要被用于科研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大型项目。直到引入了参数化特征建模和优化交互功能,CATIA才开始在建筑专业领域逐渐普及。
奔特利软件起源
鹰图公司,作为首个推出商业化交互式电脑辅助设计系统IGDS的企业,其发源地位于奔特利。该公司随后针对建筑行业特性,研发了相关软件,并具备了现代BIM建模功能。然而,在建筑领域的投入并不充足,其软件既非纯粹的插件,也非完全独立的软件,且内置的建筑行业相关元素较为有限。
奔特利实用难题
奔特利软件在构件自定义方面表现不佳,设计师面临制作复杂构件的难题,对构件行为的描述也相当困难。只有兼具软件开发知识和建筑领域专业素养的人才能高效完成绘图任务,这对使用者来说门槛颇高。此外,该软件并未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特别优化,其中内置的中国设计标准不足,而中文版界面中充斥着大量英文元素,这对我国工程师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了不便。
这几款建筑软件各有特点,各有长短。面对这样的选择,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更倾向于使用哪一款?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同时记得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