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株洲在数字经济领域成绩斐然,多项数据令人瞩目,成功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城市之列。这股数字之力究竟如何推动株洲制造业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亮眼数据彰显成就
株洲工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去年度,株洲全市共建立了超千个智能工作位,还有三百多个智能制造车间(生产线)。此外,还有七千多家企业成功上云,五百多家企业接入到了相关平台。数字经济的增长率达到了15%。因此,株洲荣获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称号,位列第39位。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株洲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数字企业积极入驻
新年刚开始,株洲高新区的天元工业软件园吸引了14家知名数字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正忙于研发和订单生产。自2023年11月21日与株洲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后,华为公司已派驻专业团队常驻株洲。这一行动旨在加速全国首个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的建立,这显示出企业对株洲数字产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产业基础提供支撑
株洲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工业重镇,制造业门类丰富,覆盖面广,市场需求旺盛。华为项目负责人指出,这些有利条件为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潜力巨大,这也为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试验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数字基建超前布局
株洲抓住了数字经济的良好机遇,精心制定了前瞻性的发展计划。他们构建了以中国移动(株洲)数据中心和华云数据湖为核心,辅以多个节点的“两核多点”大数据中心架构,这一架构具备了服务中南地区、辐射全国的实力。同时,株洲正努力迈向成为省内第二个千兆城市的目标,工业园区内5G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为产业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融合应用三位一体推进
株洲积极促进融合应用,坚持“场景、企业、园区”三位一体的战略理念。以天元工业软件园为例,该园通过引进企业和专业团队,激发本地制造业企业拓展软件业务,助力工业软件产业实现集中突破,并逐步构建起工业软件生态系统。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整合资源,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
政策助力转型发展
2023年4月,株洲市率先在全省推广了市级政府的数字产业扶持措施。这一政策的推动下,株洲齿轮公司主动调整业务,设立了“株齿云”服务系统。同年调查中,2252家企业表达了转型意向,并提交了相关申请,“智赋万企”项目顺利启动,成功建立了22个行业云平台,实现了对关键产业的全面覆盖。醴陵陶瓷业不仅促进了行业整体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其数字化脚步走在最前列。
株洲通过不懈努力,在2023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方面全省领先,其国省产业集群数量高居全省首位,制造业税收突破百亿大关,更荣获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的称号。展望株洲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未来,有哪些潜在优势有待发掘?期待大家留言分享看法,别忘了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