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山东正积极出台新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2024到2025年这段时间里,青岛市那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将有资格获得省级财政的科研资金扶持。那么,这项政策又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
补助资金定义
省财政拨付的资金,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会按照既定比例给予研发投入的后续资助。这些资金不是事先发放的,企业需在完成研发投入并满足条件后才能领取。以某科技公司为例,去年它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如果它符合条件,就能申请到相应的资助,以此来促进其持续的技术创新。
管理部门职责
省科技厅负责审核补助资金的申报、编制预算并执行,还全面管理预算绩效。在预算编制时,会根据全省企业研发情况合理分配资金;执行过程中,监督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准确用于研发。
纳统企业要求
企业一旦被纳入统计范围,不仅要满足基础条件,还需按照《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精确地提交前一年的研发数据统计报告。以青岛的一家制造业企业为例,在申请补助时,必须和统计部门核对年报的填写状况,目的是为了确保补助申请的依据是真实可信的。
补助基数确定
新获得补助的企业,其研发成本的总和是由前两年的税收清算结果所确定。如果一家新公司在前两年对研发投入了大量资金,那么它向税务部门申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总数,将成为计算补助金额的参考。对于未曾连续获得资助的企业,在确定研发经费投入时,会从以往年度核定的数额和本年度自行申报的数据中,选取一个较高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这样做旨在激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审核流程
市科技局和财政局对本市企业提交的补助申请文件进行了细致的审核。审核通过的企业将有资格成为补助对象,而未通过的企业需撤回申请,并需提供明确的退回原因。以青岛某个区域为例,科技局和财政局对企业提交的文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一旦发现文件不完整等问题,会立即通知企业进行相应的修改。
资金使用与管理
企业必须将补助资金集中用于后续的研发活动,同时按照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如果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导致费用总额发生变化或资格被取消,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所在地的市级科技部门。如果市级科技和财政部门发现企业不符合补助条件或需要减少补助金额,也需在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科技厅报告,并协助收回相应的资金。
大家对这项补助政策的效果,是否能够有效提升青岛企业的研发实力,有何高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