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紧跟大湾区发展的步伐,近期在产业合作领域,特别是在与深圳的产业结合上,实现了显著进步。诸如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等众多园区,已充分展现了深惠产业协作的成果。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惠州园区的发展故事。
园区引进成果
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备受瞩目,其中约八成企业来自深圳,这一数据令人惊叹。这反映出园区对深圳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也体现了园区在促进深惠两地产业协同发展上的不懈努力。众多深圳企业纷纷在此设立新据点,开启新的成长征程。
园区为何受到深圳企业的青睐?因为这里搭建了产业合作的重要纽带,推动了资源与要素的广泛交流。在这里,企业发现了新的成长机会,也为惠州本地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企业落户缘由
古略弘,豪鹏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政府项目经理,谈到公司选址时提到,他们经过对多个地方的考察,最终选择了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来设立基地。这里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力度强,这些优势条件共同作用,让企业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交通便利,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又提高了货物运输的速度。企业若在此落户,便能更紧密地与深圳乃至更广大的市场建立联系,产业间的协作也更加顺畅。而且,优惠的政策减少了企业的运营费用,提升了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交通设施建设
惠州机场充当着深圳第二机场的角色,目前其飞行区正在扩建,二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作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一员,惠州机场的发展给惠州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不仅拉近了惠州与外界的距离,还提升了惠州的社会影响力。
惠州,广东省内的“海洋大市”,港口实力增强与“惠盐组合港”通关方式革新,让惠深通关一体化得以实现。在1到6月,惠州成功为8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到15.41亿元的资金支持,显著加强了交通建设的资金保障。
新材料园潜力
惠东县内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被称为“大湾区之角”,正努力成为国内领先和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的中心。目前已有8个优质项目入驻,总投资额高达120.9亿元,预计总产值将达到226.6亿元。未来,这个园区有望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产业聚集区。
该产业园在大湾区新兴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惠州重点打造的“3+7”工业园区之一。它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惠东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为深惠产业合作带来新的生机。此外,新材料领域也将因此迎来新的突破。
平台资源集聚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中韩(惠州)产业园、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开发区等众多园区联合,打造了一个面向全球的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些园区建设的同时,它们积极推进项目开发,企业入驻和增资扩产等活动也陆续进行。
众多企业从各行各业汇聚于此,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每个园区各具特色,相互支持,共同推动惠州产业迈向更高水平。资源在园区间自由流通,为深惠两地产业的紧密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融深融湾行动
在“双区”建设的有利背景下,惠州正加紧实施深度融入深湾的八大行动计划。该市正努力与深圳及周边城市加强一体化发展。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惠州凭借其丰富的土地资源、稳固的产业基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在与深圳的交流合作中展现出明显优势。
惠州需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加大吸收深圳资源的力度,提升对产业溢出的接收能力。同时,惠州要深化与深圳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规划及配套设施的紧密配合。关于惠州在深惠产业协同中的未来走向,各位有何见解?欢迎发表评论,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