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宣言引发的误解
敏捷宣言正式名称为“敏捷软件开发宣言”,而Bob大叔所著的书籍也名为《敏捷软件开发》。这导致不少人对敏捷产生了误解,比如CEO要求CIO了解敏捷,CIO便误以为这只是软件开发部门的事,于是将任务交给了开发部的谢部长。然而,谢部长在权限和预算上都有所限制,实际上无法进行真正的敏捷工作。这种情况在许多企业推行敏捷时都曾出现过。
谢部长的无奈之举
谢部长面临困境,于是决定让十名部下接受Scrum认证培训,以此向领导展示敏捷成果,这一举措耗费了五万元预算。在年终总结中,他提及了敏捷实施和敏捷教练的培养。此举使得Scrum认证培训变得热门,但实际上却偏离了敏捷的初衷。这反映出,在缺乏充分支持的情况下,基层员工只能采取表面文章来推行敏捷。
敏捷并非仅软件开发之事
敏捷虽源自软件开发领域,实则与整个组织息息相关。组织的架构、部门间的协作、资源与预算的分配、以及管理治理模式,都关乎敏捷的推行。以某些公司为例,若部门间沟通不畅,开发与市场脱节,便难以有效实施敏捷。因此,敏捷不应仅限于开发部门。
高层领导者的重要作用
高层领导在敏捷推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需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合作,并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某大型公司高层为例,他们积极推动部门间的紧密协作,如市场、开发、测试等部门共同配合,这堪称优秀领导的典范。尽管这些活动与软件开发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它们却是确保团队高效开发软件的必要条件。
领导对团队的塑造
基层员工能力相差无几,但团队间的差异主要源于领导层的因素。年轻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领导行为的影响。若发现年轻程序员表现不佳,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领导存在问题。在敏捷开发实践中,领导的行为习惯对团队能否成功转型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若领导过于专断,团队在敏捷工作中将面临重重困难。
领导者应率先改变
企业领导不应抱有“让别人敏捷”的幻想,敏捷文化需从管理层开始改变。单纯在办公室中想象流程和工具就能解决人际互动问题,这样的组织敏捷变革注定会失败。即便失败后投入更多资金去考取证书,也于事无补。领导若能先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组织才能逐步跟上。像一些领导积极学习敏捷思想,并带领团队取得显著进步,这样的例子就值得借鉴。
你觉得企业在快速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不妨点个赞,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