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尝试创先河
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内首次引入了创新的政务信息化预算管理模式。当时,我国在政务信息化预算管理方面遇到了不少难题,然而园区敢于领先一步进行尝试,启动了对信息化项目开发成本的评估工作,这展现了他们非凡的勇气和远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探索背景有原因
许文清,身为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以及园区信息化办主任,他回忆起过去,心中充满了对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的向往。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要解决软件成本评估的难题,同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资金使用效率。那时,我国政务信息化领域普遍存在软件成本评估难、开发过程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园区信息化办不懈地寻求解决之道。
体系建立凭努力
园区信息化办公室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携手第三方专业机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通过反复实践、检验和改进,逐步建立了一套既满足政务信息化需求又具备园区特点的成本评估体系,成功实现了重大突破。
度量体系有特色
该度量体系依据《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中的功能点方法,融合经验分析和专家意见,并考虑了园区和苏州的软件开发效率及人力成本等因素。它建立了一套既符合行业普遍标准又具地方特色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
引入体系获认可
园区信息化办公室采用的软件成本评估体系得到了上级领导、外部专家和内部员工的广泛认可。这一做法显著提升了项目启动方案的品质,提高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集中度,有效促进了信息化资金使用效率的增长,充分体现了该体系的显著优点。
全面管理促发展
这次我们运用的是一种应用软件开发成本评估技术,它不仅限于新技术的局部应用,更是打造政务信息化全流程管理新体系的核心。我们着重把握预算这一关键环节,这样做能显著提高项目全过程的监管能力,进而为政务信息化项目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的这种做法在其他地区是否能够推广?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另外,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并转发以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