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斜杠青年”在朋友圈中随处可见,副业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千亿级别的新兴经济领域。十个打工族中,至少有五个在做副业。这股热潮为何会如此迅猛?背后又有哪些秘诀?下面我将逐一为大家揭晓。
副业经济爆发
近两年,周围不少人都开启了副业。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到2024年,职场中拥有副业的人已达到53.9%,这一比例是三年前的两倍还多。企业裁员现象频发,AI技术也在逐步替代许多职位,加之生活成本如房贷、车贷等压力增大,谁不想多一份收入来源?因此,副业已经从一种选择变成了必需的配置。
闷声发财赛道
赚钱的副业大多不张扬。一位95后的女孩将Excel函数教程改编成动画短片,售价199元,销量超过8000份,每月收入颇丰。“得到”平台去年新推出的课程数量同比增长了67%,很多人愿意为获取“信息差”而付费。杭州的一对夫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淘宝卖家制作商品环境图,每张售价在80到300元之间,他们每月的收入超过五万元。北京的退休教师王阿姨在社区里开设了智能手机教学课程,每节课收费30元,而且需要提前两周进行预约。
入场注意要点
看到别人兼职赚钱,别急着辞掉正职。首先,别盲目跟风,比如去年那阵元宇宙建筑师的热潮,现在招聘需求已经很少了。其次,别去触碰人性的弱点,那些边缘地带的情感咨询、P2P理财等项目,很可能让你损失惨重。再者,别忽略了时间成本,有朋友同时做代购和网约车,算下来,他们的时薪甚至不如便利店兼职。
未来赚钱趋势
抖音上关于“副业”的内容观看次数已超过600亿次,B站关于“赚钱”的视频平均观看完成率比普通视频高出2.3倍,年轻人将“如何赚钱”视为一个持续学习的话题。展望未来,跨领域的兼职可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例如,既懂编程又会健身的教练可以开发私人教练管理系统,而擅长心理学的插画师则可以开设治疗性漫画课程。
副业心态调整
副业并非能轻易成功。许多人起初满怀激情,稍遇挫折便轻易放弃。我们需保持积极心态,视副业为一场持久战,而非冲刺。例如,有些人从事自媒体,起初流量寥寥,便心灰意冷。实则,只要持之以恒,不断优化内容和运营策略,终将有所收获。
法律风险防范
从事副业不能只看重金钱,更得留意法律上的潜在风险。比如某些微商,若不遵守相关法规,可能会遭遇法律上的麻烦。在进行副业活动时,我们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条文,保证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像那些代开发票的副业,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绝不能涉足。
提及副业经济的话题已经不少,你是否有所触动,萌生了尝试副业的想法?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