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聚焦产业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的经济数据例行发布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会上,重点阐述了我国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的进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推动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它们的发展动态自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谢存,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的负责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深入的剖析,这使我们对于产业发展的认识更加明确。
产业数据增长亮眼
2025年第一季度,观察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发现其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5%,增速超过了工业整体5个百分点。在1至2月份,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了18965亿元,同比增长了9.9%,增长势头持续稳定。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出产业进步的速度很快,同时很清楚地表明,这个行业正经历着强有力的增长。
电子产品消费火热
推行新购补贴政策后,电子产品市场明显活跃起来。这项政策与AI终端等元素相结合,成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今年第一季度,电子计算机的产量攀升至8532.2万台,同比增长9.6%。在1月和2月,5G手机的销量达到了4161.9万部,同比增长7.6%。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占据了八成市场份额,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上游器件产量回升
整体销售势头强劲,显著促进了上游电子元件的生产升级。一季度,集成电路产量上升了6%,光电子元件产量提升了3.5%。这一现象揭示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终端产品需求上升,上游产业亦逐渐恢复生机,为行业持续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软件开源潜力爆发
软件生态构建上,开源的优势越发明显。我国多个省市陆续推出创新举措,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等手段,促进开源项目的壮大和商业化发展。我国的开源模式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全面接受开源理念,使开发者角色发生改变,促进了技术公平,引领了人工智能商业应用的新时代。
产业项目投资高涨
各地充分利用“两重”“两新”政策带来的发展良机,加快了产业项目的建设步伐。以上海和广东等地区为例,在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技术等领域的项目进展顺利。在一季度,规模以上的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0.5%的增长,这一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3个百分点,显示出明显的投资热情。
2025年第一季度,电子信息与软件领域取得了不少喜人的进步,发展势头强劲。展望未来,哪些领域有望实现更大突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看法。觉得文章有用,不妨点赞并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