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达到万吨规模的3D打印智能铸造厂,这一举动将如何改变铸造业的格局?让我们走进这家工厂,一探其奥秘。
工厂诞生
2017年,宁夏开始了共享设备制造工程,目标是建立一个3D打印的智能制造工厂。现在,这个工厂已经成功开始运作。它不仅是全球首个规模达万吨的同类智能工厂,而且具有非凡的价值。自2012年起,这家公司就开始进行3D打印产业化的探索,最终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这一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这是他们长期努力的结果。
智能生产
在生产环节,公司通过智能软件自动搜集并直接展示诸如产量、质量、开工和库存等核心数据。这样的做法让生产流程变得一目了然,有助于灵活调整生产安排。员工可以实时监控数据,快速发现并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能。
平台服务
该平台为创客提供多项服务,支持协同制造和远程运维。平台与行业合作,共同研发了约20款工业软件。华为、软通动力等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企业解决数字化难题,促进企业向云端转移,助力绿色智能转型。
装备优势
公司新推出的3D打印智能铸造设备具备实时监控、搜集及分析数据的功能,同时还能提供远程维护支持。这款型号为2215的设备,已于2月26日在《大国重器》节目中亮相,充分展现了公司的技术实力。
研发历程
共享集团历经六年不懈研发,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起初,公司从研制小型样机开始,逐步构建了智能工厂,并成功将其推广至产业领域。在此过程中,众多科研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企业的创新精神与持之以恒的态度也得以体现,为铸造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期望。
产业影响
工厂的落成在宁夏铸造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源,使得周边产业也受益匪浅。展望未来,这工厂有望助力宁夏铸造业形成集群,提升宁夏在全国乃至全球铸造行业中的地位。
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想,这座能制造出万吨级重物的3D打印智能工厂,还能在哪些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见解。而且,记得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