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台湾农业园”里,台胞何敏才正在给刚从果园中采摘的新鲜葡萄柚和橙子装箱打包,这些被精心培育的果实即将被销往全国各地。
72岁的何敏才皮肤黝黑,身穿一条褪色的牛仔裤和沾满泥点的解放鞋,腰间挂着的帆布工具袋里塞满了各种修建果树的农具。很难想象,如今已是资深果农的他,曾是台湾知名旅行家和旅行专栏作家,有着丰富的旅游经验。三十年前一次偶然返乡经历,让这位台湾旅游业“红人”决心转型成为梅州果农。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这位“躲”进梅州县城种水果的台胞,听他讲述多年前为完成父亲遗愿,将台湾农业技术带回祖籍地梅州市大埔县,助力家乡农业发展的故事。何敏才告诉南都记者,未来,他还希望把果园打造成为专门为周边村庄群众提供培训、学习服务的基地,同农民们交流分享,“一起把大埔的农业发展好。”
返乡的台湾资深旅行家
在台湾,何敏才曾是旅游界的“红人”。
旅行专业毕业的他,曾是台北一家旅行社的“领队”,带领无数台湾游客在世界各地游玩打卡,为游客提供讲解、住宿预订等服务。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每到一个地方,何敏才都会提前查阅当地资料,背诵大量历史故事,在讲解中穿插奇闻逸事,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后,何敏才在台湾开了一家旅行社,自己当上了老板。他告诉南都记者,即便是在经营旅行社期间,他也没有停止旅行。通过先后走访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各地旅游业经验,何敏才成功把从瑞士、日本等国家学习的“民宿”概念引入台湾,带动当地民宿行业的发展。
经营旅行社之余,何敏才还是一名旅游作家,把自己在各地旅行的经验转化为文字,为中时新闻网等台湾知名媒体供稿。在开设的旅游专栏中,何敏才不仅给台湾民众普及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更介绍旅居国外的各种注意事项。台湾旅游工会常务理事、台湾观光局旅游咨询顾问、台湾法务部民法旅游篇章咨询顾问……身兼数职的他,曾一路见证台湾地区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然而,受父亲所托回大陆梅州祖籍地的经历,彻底改变了这个台湾旅游业“红人”的人生轨迹。
三十年前,何敏才第一次从台北回到家乡梅州,长途跋涉之后来到了父亲的出生地——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
这个走遍世界的旅行家,瞬间被眼前这个自然风光无限的小山城深深吸引。清澈的溪流、蜿蜒的山脉,以及独具特色的客家建筑,都给这个第一次回乡的游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眼中,朴素的大埔是一块等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
凭借着丰富的旅行经验和独到的旅游规划眼光,2002年左右,何敏才利用自己在台湾的资源,与台湾多家旅行社合作,组织台湾民众前往大埔游览。在他的牵引下,一批又一批的台湾游客跨越海峡来到大埔,欣赏当地客家土楼,在青山绿树间品尝地道的传统美食。
何敏才告诉南都记者,约20年前,他几乎每年都带领近千名台湾游客来大埔游玩,许多来过大埔的台湾游客,都对这里留有美好的印象,两岸民间的交往也在一次次旅行中得到了深化,“很多台湾游客来到梅州才发现,原来这里也有客家文化,惊叹两岸文化果然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转型果农“把技术带回家”
“我的父亲常说‘农业为本’,要想把家乡大埔发展好,就要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业发展。”何敏才告诉南都记者,他一直对养植领域感兴趣,从前认识一些台湾农业领域的专家,学习过不少农林知识。
带着把“台湾农业技术带回大埔”的想法,2008年左右,何敏才淡出台湾旅游界,正式从台北搬来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心甘情愿当起“农民”。过去几年,他连续投入一千五百万元资金,在大埔县建立了一座占地近1000亩的“台湾农业园”。
大埔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条件,尤其适宜柚子生长,许多果农以种植柚子为生,当地也享有“蜜柚之乡”的美誉。何敏才因地制宜,专门从台湾请来农业专家,率先在他的果园培育了一种口感独特的柚子品种——红肉蜜柚。
身着褪色的衬衣和沾满泥点的牛仔裤,腰间挂着一个塞满农具的帆布工具袋,何敏才始终在果园忙碌着。拔草、修枝、摘果、施肥,所有的农活,他都亲力亲为。在他看来,回乡办果园和发展大埔旅游的初衷是相辅相成的。“休闲果园是休闲旅游产业的载体之一,”他说,“创办‘台湾农业园’的目的,就是要把果园等打造成为休闲度假村。”
这片近千亩的农业园,到处充满着台湾农业精细管理的影子。何敏才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园内聘请了5名固定员工,帮助他一起打理果园。他种植的300多株枇杷,每一株都经过拉枝裁剪,保证枇杷树不仅能充分吸收阳光,还方便管理、采摘;为了保证蜜柚质量,他把达到统一成熟度的蜜柚实行分批采摘,1万多株红肉蜜柚挂果率很高;园内更安装了自动浇水管道和喷头,既节省人工,又能科学浇灌。
精细管理培育出的水果,凭借着其甜中微酸、肉厚汁多的口感,受到全国多地水果批发商的青睐。何敏才介绍,在他从事旅游行业时,曾带领农业专家考察过以色列、日本的精致农业模式,去德国研究先进的农具,到美国学习水果保鲜技术和“生物菌”等技术。如今,他很高兴能把这些技术与观念运用到实际之中,果园的挂果率和水果的口感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如今,何敏才的果园已成功培育了近20多种水果。他还请教农业专家,在自家果园开辟了试验田,计划未来培育更多新品种。
助力老家农业发展
曾经的旅游从业经验,让何敏才变得非常善谈、讲解能力一流。近年来,他一边学习,一边邀请周边乡镇的果农们一起来果园参观、学习,把自己掌握的农业精细管理技巧大方分享给当地果农。
合作共赢是何敏才领悟到的果园发展秘诀。他告诉南都记者,几年前,梅州当地一名养蜂人找到了他,希望他帮忙推销蜂蜜。
“养蜂人对我说,把我家种的枇杷,泡在他家养的蜂蜜里,有润肺止咳、化痰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对治疗顽固性咳嗽尤其有用。我从他家购买蜂蜜尝试了一下,果然效果非常好。”如今,何敏才的果园也专门销售自制的枇杷蜂蜜,口碑销量双丰收。
2021年,为了为帮助更多像何敏才一样的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国台办、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针对台胞台企在农业林业领域发展涉及的农地林地使用、融资便利和资金支持、投资经营、研发创新、开拓内销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农林22条措施”。广东省台办等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出台“粤台农林34条”,鼓励和支持在粤台胞台企在农林领域研发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在何敏才看来,这些政策切实在资金补助、融资贷款、缓解用地困难等方面帮助了众多较大型台企,给予从事农林行业的台胞在大陆发展的信心。他寄希望于未来,有关部门能继续为部分微小企业和农民个体提供帮助,继续发展大埔的休闲旅游和休闲农业,带动大埔的农民发家致富。
在何敏才的规划中,果园将会转型成为专门为周边村庄群众提供培训、学习服务的基地,把他多年积累的农业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民。不仅果农们可以前来共同交流种养技巧,有意愿从事养植工作的农民也可以来学习培育水果的知识。
他告诉南都记者,未来,果园也将为农民们免费提供瓜果种苗和肥料,让农民科学养植,“一起把大埔的农业发展好。”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