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否悄悄地拒绝向欺诈受害者报销

2023-02-14 0 1,066

银行是否悄悄地拒绝向欺诈受害者报销

一些可怕的报告不断涌现,各种主要金融机构不再对所有欺诈交易进行贷记,即使受害者向警方报案也是如此。 如果属实,这将是一个灾难性的举动,会给机构带来痛苦。

让我们看看纽约时报最近关于这个问题的报道:

“根据 1978 年称为 E 条例的联邦法规,如果客户的钱通过他人发起的电子支付从消费者账户中被盗,银行必须赔偿客户的损失。 由于 Reg E 是在支付应用程序出现之前制定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去年发布了指导方针,称该法律涵盖所有个人对个人的在线支付。 该局澄清说,所有未经授权的在线汇款——即由客户以外的人发起并未经客户许可进行的任何付款——都是银行的责任。 但是,尽管更新了指导方针,银行在许多情况下仍拒绝向声称(通常有支持文件)账户中的钱被盗的客户退款。 银行很少为他们的决定提供明确的解释,让受害客户几乎没有追索权。”

[通过 Computerworld 的时事通讯了解最新的 IT 思想领导力、见解、操作方法和分析。 ]
该报道引用了许多客户的例子,包括一些向警方报案的客户,其金融机构拒绝了他们的欺诈申请。 在记者致电后,其中一些(但不是全部)企业撤销了该政策。

这在很多层面上都是错误的,听起来不像是“我们审查了决定并发现了一个错误”,而更像是“呃哦。 我们刚刚被抓住了。”

撇开法律不谈,银行和其他机构不能简单地拒绝为客户报销,因为他们不想这样做。 相反,让我们探讨一下为什么这样的举动会适得其反并自我毁灭。

一些快速背景知识:此处的许多问题与主要信用卡品牌(万事达卡、维萨卡、美国运通卡、Discover 等)的零责任政策类似。 这条规则是几十年前制定的。 它的目标不是直接保护消费者,而是通过让这些消费者舒适地使用他们的信用卡和借记卡进行交易来增加电子商务收入。 但即使在这些消费者的担忧消失之后,该计划仍然停滞不前。

[‘IT 有一个新的’It Crowd’:加入 CIO Tech Talk 社区]

该程序只是说,如果信用卡交易存在欺诈行为,相关金融机构将全额赔偿。 从技术上讲,它最初在 50 美元之后说了一切,但该行业最终为所有欺诈行为付出了代价。 (注意:与借记卡购买相比,该程序在保护信用卡购买方面做得更多,但这是另一回事。简而言之,避免在网上使用借记卡。)

回到现在的情况。 不愿支付所有欺诈交易费用的银行正在向业内竞争对手赠送一份大礼。 这些竞争对手可以自豪地说:“与 Capital One、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大通银行(纽约时报文章中提到的银行)不同,我们保护我们所有的客户。 如果您被敲诈,我们将退还这笔费用。 如果你向我们发送一份你提交的警方报告的副本,我们甚至会放弃调查,而不是确认警方报告已经提交。”

情况变得更糟。 如果更多机构停止承担欺诈损失,您认为会发生什么? 损失将从他们转移到他们的客户身上。 鉴于大多数专业窃贼对大银行的恐惧远胜于对个人受害者的恐惧,欺诈将比现在更加加速。

然后是诉讼。 在大多数情况下,被盗窃的消费者几乎无法对他们的银行采取法律行动,而银行缺乏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往往会导致欺诈。 除了一项裁定他们可能会因清理烂摊子所花费的时间而得到报销外,很少有公司遭受足够的自付费用损失以值得去民事法庭,甚至可能会成功。

如果这种不良行为继续下去,那一切都会改变。 如果损失达到五位数(或更多),消费者更有可能提起诉讼。 鉴于这些银行的规模,这些诉讼将很快演变成集体诉讼——而且他们将有很大的获胜机会。

这里描述的欺诈多为P2P数字交易,如Zelle、Venmo、Cash App和PayPal。 那应该没什么区别。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付款。 他们希望受到保护。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七爪网 行业资讯 银行是否悄悄地拒绝向欺诈受害者报销 https://www.7claw.com/52259.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