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一个简短的消息迅速刷屏: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作为中国最大的文献数据库,知网在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知网的商业味越来越浓,霸道操作屡见不鲜,导致其涉嫌对数据学术资源垄断,以及获利过高等问题越来越受到舆论诟病。这种情况下,“天下苦知网久矣”成了许多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的心声。
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与中国知网的侵权纠纷,就暴露出知网对于作者的知识产权,缺乏基本尊重。在过去十多年中,知网擅自收录赵德馨教授百余篇论文,并从未支付过稿酬。更为荒诞的是,因为知网的付费下载规定,连其自己下载自己的论文,也要收费。
知网一方面对作者进行“压榨”,另一方面又利用免费或低价攫取的学术资源,向个人和研究机构收取不合理费用。比如,近年来,知网高额的查重服务费用和不合理的查重机制,让广大高校毕业生叫苦不迭。
面对知网“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收费,大学和研究机构同样不堪重负。去年,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就公开吐槽,“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此前,许多大学都曾因知网数据库涨价过高表示抗议,但最后仍然不得不选择与知网继续合作。
从知网曝出的种种问题看,知网是否涉嫌垄断,以及垄断地位是如何形成的,知网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都是无可回避的问题。然而,知网官方对这些问题始终讳莫如深。面对去年以来发生的诉讼和收费争议,知网只是表示将进行反思,并研究进行经营模式优化改善,却并未触及“知网让知识变得越来越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立案调查,无疑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学术资源的集中和商业变现,虽然是合法的,但这并不代表学术数据库可以无限扩张和随意滥用市场地位。查清知网是否存在垄断,才能规范、引导中国知网等学术数据库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著作权人权益的保护,为个人、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更为公平的服务。
须知,学术数据库提供的产品,与一般的产品不同,它汇集了人类智力成果,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术数据库若形成垄断,将可能为知识获取制造不必要的人为门槛,使知识从开放走向封闭,损害国家的创新能力。
中国知网作为重要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其建设与运营关乎公民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实现,显然不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期待未来的反垄断调查,在查清事实的同时,也为建立更为健全的行业规则提供司法范例。如此,才能在知识的商业化与共享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学术数据库回归公共性,让知识的普及惠及更多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软件开发公司推荐:哪家公司比较好一点?如何选择优质开发公司 2025-04-19
- 工信部鼓励开源并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助力鸿蒙生态发展 2025-04-19
- 程序员交接文档格式指南:自己整理的实用MD文档模板 2025-04-19
- 杭州市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解读与通知 2025-04-19
- 如何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公司?关键因素与实用建议 2025-04-19
- 汕头IT软件开发流程详解及费用预算指南 2025-04-19
- 金道原创:房卡模式棋牌游戏涉赌的司法认定标准与法律风险分析 2025-04-19
- 吴江手机应用软件开发指南:从入门到精通的全流程解析 2025-04-19
- 市北区2000万元大众创业资金助力创业者圆梦,打造创新创业热土 2025-04-19
- 诚企名品石家庄东区供销有限公司:优质产品与服务供应商 2025-04-19